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升我院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竞争力,助力青年学子走稳走好职业发展之路。11月11日下午,我院邀请到我校指南针工作室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樊荣老师和张哲老师,在综南楼909会议室共同为学生开展“聚焦困境破局 助力扬帆启航”研究生就业指导专题活动。

一、精准指导:从“知己”到“择业”的系统提升
樊荣老师围绕职业规划的核心要素进行了系统讲解,从职业认知、目标定位、行动计划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导。老师们结合大量真实案例,指出当下研究生普遍面临的就业迷茫、准备不足、路径不清等现实问题,并就职业规划的误区、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个人能力提升路径等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互动环节中,老师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如何确定职业方向”“是否要继续深造”“如何平衡兴趣与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引导同学们树立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做好职业生涯的顶层设计。

二、直面困境:以问题导向破解“成长瓶颈”
活动特别聚焦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四类典型困境,并结合相关困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解决路径。
(1)职业自我认知的迷茫困境。不少同学在求职初期对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认知模糊,存在“我到底适合做什么”的困惑。教师们建议,同学们应通过系统的自我分析和实践探索,构建“兴趣—能力—价值”三维模型,形成清晰的职业锚点。同时,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善于反思,在“实习—体验—再定位”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2)现实就业准备的短板困境。针对简历内容单薄、实习经历不足、就业信息渠道闭塞等问题,老师们强调,应重视学业成果与社会实践的联动,通过科研项目、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维度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充分利用导师、师兄师姐及校内外招聘平台资源,主动链接社会渠道,提升信息敏锐度和就业主动性。
(3)升学与就业的权衡困境。不少研究生在“继续深造”与“直接就业”的抉择中摇摆不定。老师们建议,要结合自身实际,从经济承受能力、学术兴趣、职业规划等多维度综合评估,科学判断最优路径。对于部分女同学面临的职业节奏与家庭规划等问题,老师们强调,理性规划与自信心态同样重要,要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4)职业能力迁移与心态建设的成长困境。老师们指出,专业能力并非局限于某一行业,要善于将科研素养、逻辑思维、沟通表达等核心能力迁移到不同领域;同时,呼吁同学们保持平和心态,理性看待职业初期的不确定性,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以积极心态迎接职场挑战。
三、实践导向:为青年成长注入“行动力”
老师们还结合就业数据与用人单位反馈,提出了多项具有实践性的建议,包括打造个性化简历模板、参加校企联合实训、利用校友网络实现“以老带新”等措施,帮助同学们在求职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与会同学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帮助他们理清了职业发展思路,更激发了他们的行动意识和信心。2025级研究生李伟民同学表示:“老师们的指导非常具体,让我意识到职业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试错、反思和成长的过程。”

四、总结提升:以指导促成长,以行动迎未来
活动最后,老师们强调,就业指导不仅是“传授技巧”,更是“引导成长”。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研究生就业育人体系建设,构建“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实践服务—跟踪反馈”全链条支持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更多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次就业指导专题活动,是伟德bevictor中文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实践的重要举措。学院将继续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把思想引领、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学子以更加清晰的方向、更加坚实的脚步,勇敢奔赴新时代的广阔天地。
排版:雷智文
校对:韩小丫
审核:王梦 王莹 陈文林